韌性防災永續農村,114年農村水保月正式啟動
- 內容
台灣位在地震帶上,每逢颱風豪雨、地震等天災,就容易造成山坡地不穩定,政府為了國土保安及保障國民生命財產,將每年5月至11月訂為防汛期。
為了推廣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,增進民眾自主防災相關知識,農村水保署1日特別在農業部舉辦起跑活動,宣布今年的農村水保月正式啟動。農業部次長黃昭欽表示,全台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區將舉辦超過40場多元推廣活動,引導民眾玩農村、學水保、懂防災,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來認識農村發展並建立永續水保的觀念。
這次農村水保月起跑活動也同步辦理防災專員頒獎授旗儀式,頒發資深貢獻獎給21位服務滿十年以上土石流防災專員,表彰他們的辛勞與付出,農村水保署未來也將運用新技術,更有效地監測水土資源,制定適當防災措施,提高抗災能力,朝韌性農村、永續水保的目標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