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化外籍船員急救知能,漁業署辦理遠洋漁船基本救命術訓練
- 內容
為提升遠洋漁船船員急救知識與應變能力,農業部漁業署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,於今(21)日在前鎮漁民服務中心舉辦印尼語及菲律賓塔加洛語「基本救命術訓練班」。課程由高雄榮總急救部陳志中醫師授課,帶領學員實作心肺復甦術(CPR)、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(AED)操作及哈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技巧,協助船員熟悉急救流程,在海上突發狀況時能即時採取正確處置,守護自身與同伴安全。本次課程開放遠洋漁船從業者、船長、外籍幹部與船員等共88人報名參加,現場氣氛熱烈,學員踴躍實作。由於遠洋漁船以印尼及菲律賓籍船員為主,漁業署特別安排通譯人員協助教學,並將教材翻譯成印尼語與塔加洛語,確保外籍學員充分理解課程內容。
漁業署技正戴仲君表示,遠洋漁船空間有限、醫療資源不足,一旦發生緊急狀況,往往難以獲得即時救援,因此署方特別與高雄榮總合作試辦急救課程,期望強化漁民的自救與互救能力。課程亦特別選在魷秋漁船返港整補的10月舉行,方便船員參訓。
完成全程訓練並通過考核的學員皆獲頒高雄榮總合格證書。多位外籍船員表示,課程內容實用、教學生動,未來希望能增加拉傷處理與包紮救護等進階訓練。
戴仲君強調,漁業署期盼藉此活動展現政府提升船員勞動與安全保障的決心,未來將以此次試辦成果為基礎,持續強化海上醫療救護能量。